B体育平台地质勘查从广义上可理解为地质工作,是根据经济建设、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,运用测绘、地球物理勘探、地球化学探矿、钻探、坑探、采样测试、地质遥感等地质勘查方法,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、地层构造、矿产、地下水、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。
区域地质调查资质、海洋地质调查资质、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、气体矿产勘查资质(不含天然气)、航空地质调查资质、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分为甲级、乙级两级;其他地质勘查资质分为甲级、乙级、丙级。
智研咨询发布的《2021-2027年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》显示: 地质勘查工作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2016年以来,中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呈逐年下降趋势,截止2020年底,中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61.61亿元,较2019年减少10.5亿元,同比下降6.1%。
从地质勘查投入资金来源来看,其中:中央财政资金46.26亿元,同比下降26.8%,占总投入资金的28.6%;地方财政资金63.8亿元,同比增长20.2%,占总投入资金的39.5%;社会资金51.48亿元,同比下降7.8%,占总投入资金的31.9%。
从地质勘查资金投向来看,中国矿产勘查投资额占比最大,近几年虽比重逐年下降,但还是超过了总资金的50%。资料服务与信息化投资额最少,除2019年的比重超过20%外,其他年份均保持在百分之一点多。2020年中国矿产勘查投资额82.47亿元,占总量的51.0%;基础地质调查投资额19.93亿元,占总量的12.3%;水文地质、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投资额34.51亿元,占总量的21.4%;地质科技投资额21.97亿元,占总量的13.6%;资料服务与信息化投资额2.73亿元,占总量的1.7%。
2016-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的资金投入总和逐年下降,2016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的资金投入总和91.67亿元,至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的资金投入总和为38.15亿元,较2016年减少53.52亿元。
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(区)分别是:内蒙古(11.44亿元)、新疆(10.00亿元)、贵州(6.50亿元)、江西(5.48亿元)、青海(4.73亿元),内蒙古从2019年排名第二挤进排名第一;新疆从2019年的11.97亿元降至10亿元,排名第二;排名第四的江西以5.48亿元挤进前五,排名第四;青海从2019年的6.27亿元降至4.73亿元,位居第五。
从中国地质勘查实施项目来看,2016年以来,中国地质勘查实施项目数呈直线年底,中国地质勘查实施项目3368项次,较2019年减少705项次,同比下降17.3%。其中:新开项目1647项次,较2019年减少289项次;续作项目1721项次,较2019年减少416项次。
2016-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完成钻探工作量呈下降趋势,但降幅逐年减小,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完成钻探工作量528万米,降幅为7.7%,较2019年减小0.8个百分点。
2016年中国地质勘查完成钻探工作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完成钻探工作总量为454.91万米,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新疆(162.26万米)、内蒙古(130.29万米)、山东(80.95万米)、云南(42.31万米)、贵州(39.10万米);2017年中国地质勘查完成钻探工作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完成钻探工作总量为318.6万米,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新疆(105.12万米)、内蒙古(84万米)、云南(54.02万米)、山东(39.40万米)、贵州(36.06万米);2018年中国地质勘查完成钻探工作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完成钻探工作总量为304.93万米,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(91.16万米)、新疆(88.00万米)、贵州(50.45万米)、山西(40.01万米)、云南(35.31万米);2019年中国地质勘查完成钻探工作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完成钻探工作总量为272.03万米,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(96.88万米)、新疆(54.75万米)、江西(44.64万米)、贵州(38.31万米)、山西(37.45万米);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完成钻探工作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完成钻探工作总量为271.22万米,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(79.44万米)、新疆(61.30万米)、贵州(55.40万米)、江西(44.39万米)、山西(30.69万米)。
当前地勘行业投资环境趋冷,但地质勘查投入进一步减少的空间有限;地质勘查行业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同时,积极服务于新型城镇化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、灾害防治等国家战略需求;完善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深刻影响着未来地质勘查行业的市场格局。
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中也面临许多困难,包括地勘单位主业不突出、地质勘查工作分工不明确、事业单位与企业混合经营管理、地质勘查技术及装备水平偏低、地勘人才逐步流失等。
为有效解决地勘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,促进地质勘查行业有序、健康发展,针对地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,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。